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,而是午觉睡醒,生活的城市不见了。
2016年16日,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正步入最严重时段,明日进一步扩散至17省区市。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黄色预警,专家表示,截止19日,全省中度霾影响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,这是去年来范围最广、时间最长、强度最强的霾过程。
而广州PM2.5明天更是爆表破千了,这含量大约可以嚼着吃了吧……
从2008年外国人在上海戴口罩被国人抵制,到现在中国灰霾被全球侧目,PM2.5爆表,今日上海半数以上路人戴口罩,政府发出了橙色警报。这个一二六年后知后觉的过程莫非不值得决策者、官员和全体国民反省吗?这莫非仅仅是哪一个人的责任吗?是哪些致使中国人这么后知后觉,直至无法呼吸才想上去蓝色警报呢?
2003年曾经,没有人有关于灰霾的印象,由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沙尘暴吸引了。说起帝都南京,就是满头满口的石子。
2004年,新西兰NASA在中国上空检测到了一片“褐色的云”,并在向其他国家扩散。但是此时中国人民还根本没据说过灰霾这个词。
2005年,国外媒体报导里开始出现“雾霾”的字眼,但只是在专家报告中一带而过,和“强对流天气”、“龙卷风席卷”放在一起,没人注意。当初广州的灰霾时间早已有100多天,但你们仍然以为那只是雾,甚至媒体们都没有把它们分清楚。
2006年,当NASA还在孜孜不倦地给中国的灰霾绘图,当路透社早已开始热切研究灰霾对中国经济和亚运会的影响时,国外媒体还在把灰霾当做“罕见降雪”报道,只关心这些天气对交通的影响。但学术论文库里开始出现灰霾的论文,百度晓得上开始有人问“什么是灰霾?”。
“一场罕见的灰霾天气于近期持续袭击了我国中西部多个省市。能见度大于500米的暴雨映照河南全国大部份地区,某些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100米的雾气,暴雨造成济青、京福高速道路四川段被迫封闭,广东各机场班机出现延误。”——新华社
2007年,美国专家开始研究中国灰霾的致命性,硅谷姑娘开始看中灰霾商机打算建生态大厦,美国谴责灰霾天天往她们那飘。全世界人民都在讨论中国人每晚涉毒。
2008年,几个外国运动员戴着口罩到南京出席亚运会,击溃了全省人民,被媒体一顿猛骂,说她们“侮辱中国公众”、“居心叵测”。最后她们向天津奥组委提交了致歉信,还对全中国人民公开认错。同年,加拿大大领馆开始更新每日广州pm2.5的数据。
“我想你们没有这个必要考虑戴口罩的问题,假如一定要戴口罩,那就是给你的行囊当中多降低了一点分量,我想它是用不上的。”——北京环保局
2009年,中国开始有人关注印度大领馆发布的上海pm2.5数据,当初最高值达到712µg/m。但媒体依然将此作为天气预报来报导,只有学术界开始大量发表灰霾相关的论文。
2010年,百度百科第一次出现pm2.5的词条,新华网开始提醒公众灰霾可能导致健康恐吓,但言辞慎重,虽然说的是雾的害处。
“雾的出现将会诱发支食道炎、过敏性湿疹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患。气象专家提醒相关地区人们降低户外活动时间,外出戴上帽子、口罩,保护好皮肤、咽喉、关节等部位。尤其提醒对环境敏感的人注意防治呼吸系统疾患。”——新华社
2011年,上海市环保局指责乌克兰大领馆的灰霾数据不确切,当初pm2.5尚未被纳入我国空气环境指标。
“但必须记住的是,这种改变惟一的依据是我们中国、我们广州自己大气污染预防不断深入发展的须要,而不是看那个大领馆在干哪些。”——北京市环保局杜少中
2012年,中国环保局直指美领馆发布空气质量数据是“干涉中国内政”。但就在这一年pm2.5总算列入了中国的空气质量指标。
“中国的环保具有叠加、多诱因、压缩式的特性,所以希望你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,暖风吹得游人醉,莫把中国当德国。”——中国环保部主任周生贤
2013年,西南三省在八月暖气季,开始出现了大规模严重的灰霾天,严重到步入了百科词条,pm2.5突破了1000µg/m,封城3天。
2014年,上海书记王安顺说上海会投入7600亿来整治灰霾,还说出了那句留传至今的“2017年实现不了空气整治就‘提头来见’”。
2015年12月7日晚,上海市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,全市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启动预警举措。这是上海第一次发布的空气污染红色预警,我们都是见证历史的人。
一个人、一个企业和一个国家一样,分为先知先觉、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。先知先觉者高瞻远瞩,掌握根本,优先解决根本而重要的问题,因此能否内外兼修,标本兼治,防微杜渐,防患于未然,无论是个人身心,企业发展还是国家社会可以常年保持良性循环。后知后觉者被既得利益推着走,被眼前的矛盾和问题带着走,总是解决这些很急切但并不重要,而忽视根本重要的真问题,结果越是忙乱,问题却越多,矛盾越纷繁复杂,但在最后成为不可药救的并发症发作之前,尚能翻然觉醒,饮下苦口良方,勇于刮骨疗毒,甚至壮士断腕。不知不觉者则是身体并发症来袭,或则企业早已岌岌可危,或则社会大危机已覆顶而至,依旧得过且过,歌舞升平,甚至打算脱逃而去……却总算躲不过灭顶之灾,最后时刻悔改又有何用?!
十几年来,中国人对于灰霾的反应,早已充分证明我们是一个后知后觉的民族。这和我们的国民性有关—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、喜欢从众顺从不喜特立独行、喜欢锦上添花不喜犀利忧言。近些年来,更是被空前的拜金主义迷惑了眼睛,显得愈发短视。这也跟主流精英更看重个人和家庭的既得利益扩张,而缺少国家民族的担当,更不要说抛弃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精神。
因为我们十几年的后知后觉,我们如今总算为严重灰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如今翻然悔悟还来得及。但更重要的是,我们能不能举一反三,例如中国各煤矿城市的地下早已挖空,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坍塌,我们是不是该为子孙后代计,对开采后的坑道用废石填土?又例如农地招拍挂制度已然引起了世界最高的楼价,早已使年青人背起了无比沉重的负担,成为房奴,怎么能释放出青春活力和创造力?还诸如金融开放,怎么防范经济结构调整、资本项目自由化等三重风险的叠加?等等。
因为过去多年的后知后觉,如今好多问题早已积累在一起,纷繁复杂,已显露并发症之状,这时侯,要想固守底线,从而扭转乾坤,走上良性循环。须要立命国家、民族、人民和子孙后代的根本;广开言路,才能甄别,擅于纳谏;才能系统思维,各归其位,纲举目张,有条不紊,各得其所。更须要背水一战的勇气和胆量!
三、要人命还是要官钱?灰霾和房地产都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!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