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伤的不仅《星际争霸2》和RTS类型游戏,还有老玩家的情结。
10月16日,暴雪在《星际争霸2》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条公告。公告的篇幅不长,800余字让玩家一眼能够望究竟。相比于之前更新公告中,这些零零碎碎的游戏改动和BUG修补,这篇公告简约、具体且精悍。
因为这份不同往年的简约和具体,玩家很快就在这篇公告中捉住了几个关键点——“继续职业比赛的平衡性更新和调整”以及“停止制做指挥官或则战争宝箱这样的付费内容”。说简单点,就是暴雪停止了以“合作模式”为主的休闲玩法更新和开发,转而仅进行职业联赛的调整和维护。
对于这些不了解或则对《星际争霸2》一知半解的玩家来说,《星际争霸2》就是一个以竞技赛事为主体的游戏,停止制做一些付费内容,反倒是替玩家省钱了,是一桩好事才对。并且对于大多数还在固守着《星际争霸2》的玩家来说,暴雪的这条公告,无疑是对《星际争霸2》宣布了死刑——但其实是自家的“孩子”,选择了“安乐死”这种比较体面的做法。
缘由很简单,虽然“星际争霸”系列游戏算得上是老牌电子竞技大赛项目了,而且真正令老玩家留影,甚至吸引了一批新玩家回了“一大口血”的,还是《星际争霸2》推出的合作模式。
合作模式的注重点并不是在PVP上,而是在PVE上。而且难度也有所上调。多人联机的设计,也能让剩余不多的星际玩家抱团采暖。加上竞技性的消弱,使整个玩法显得愈发休闲。这也是为何好多《星际争霸2》玩家热衷于合作模式,而且乐意招揽新玩家入坑的诱因。
不少玩家都乐意在合作模式中,花钱解锁新指挥官和战争宝箱,但是在“肝”等级的过程中乐此不疲。在好多游戏社区中,玩家们讨论《星际争霸2》时,聊合作模式是少于天梯模式的。在有关《星际争霸2》的直播中,合作模式也是更受欢迎,受众面更广。
起初以强竞技性、弱社交为特征的《星际争霸2》,借由合作模式的推出,让玩家在游戏内能够直接相互交流。而并非和从前一样,在某个聊天软件的社交群中,通过截图吹捧着自己在某场会战里的高光时刻。
这点就和现今的MOBA游戏略有相像。
然而在这则公告之后,指挥官和战争宝箱等内容不再更新,很显著是对休闲玩家的一种“劝退”行为,东西不更新,现有的东西总有三天会“肝”完。并且也不会有更多的玩家,乐意将精力投入到一个不更新,官方明摆着要舍弃掉的游戏。
时间回溯到三个月前。在7月29号,暴雪才刚才在合作模式中,添加了全新的“指挥官威望”系统。这让好多《星际争霸2》玩家认为暴雪还是挺在乎这款游戏的。并且2020年刚好是《星际争霸2》发售十华诞。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施行新系统的加入,看上去,《星际风暴2》还能再续上几年。
结果三个月后,暴雪反手把《星际争霸2》的吸氧管给拔了。
玩家们多多少少都晓得,这三天迟早会来。每一款游戏都是有生命周期的。《星际争霸2》自2010年开售以来,现在已经历了三个小型资料片的洗礼。走到如今这个地步,确实令人倍感遗憾和懊悔。毕竟,《星际争霸2》所属的RTS游戏类型,其“神勇”早已不复当初,现今已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冷门的游戏品类。
从当初电子竞技的主力游戏类型、网吧中最受欢迎的游戏种类之一,到现今的越来越冷门,甚至发展趋向停滞。RTS游戏在这数六年间的经历,的确令好多老玩家扼腕哀叹。
RTS游戏的一大特征,就是操作过程非常冗长。为此,玩家水平间的上下限差别极大。不过,从另一面来说,玩家能达到操作上限,那游戏表现疗效绝对是相当精彩的。并且不只是操作。RTS游戏还非常考验玩家的战术水平,紧张剌激的斗智斗勇,才是玩家希望听到的。战术决定大方向,微操扭转局部抢占,这也是RTS游戏的奇特魅力之一。
同样以《星际争霸2》为例。获得过WCS《星际争霸2》项目世界亚军,被誉为“一个人的部队”的美国职业选手Byun,是一名顶级的“人族”玩家。在退役战中,面对使用“虫族”的老对手dark,打满了11场联赛,而且向听众们展示了足足10种不同的战术开局,令听众大呼过瘾。光是神族对抗兽族,在战术上就有10种不同的“解法”,而不同的战术必然会带来不同的打法。好多听众喜欢玩RTS游戏,就是冲着这种五花八门的战术。
至于微操对RTS游戏的重要性,“星际”圈子里那句留传至今的诗句——“飞龙骑脸如何输”就是最好的证明。操控足有180人口飞龙军队的地瓜明,在对抗只有106人口虫族军队的Alicia时本应占尽优势。结果却由于操作失误,除了没有吞掉Alicia的军队,反倒自己的飞龙军队被全灭,最终输掉了大赛。
顺带一提,“飞龙骑脸如何输”也再一次坐实了黄旭东的“毒奶”身份。
好看归好看,但除开高玩或则职业玩家外,通常玩家是很难达到操作水平上限的。并且过分复杂的操作难度,对应的是极为糟糕的入门体验。学习成本偏高,菜鸟玩家不在游戏中沉溺一段时间,可能连老玩家在游戏中的简称和“黑话”都弄不明白。再加上RTS游戏竞技性强,菜鸟玩家对上老玩家,基本上是被子方面碾压,很难感受到游戏的乐趣。
在天梯上遭到磨难的,并非只有初出茅庐的新人。好多《星际争霸2》的老玩家,随着年纪的下降,反应、手速、注意力,就会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。这就造成了她们不能和年青时一样,适应《星际争霸2》如此高硬度的竞技节奏。直小白点说,就是打不动了。
这也导致了现今《星际争霸2》的一个怪现象——看的人比玩的人更多。用现今的话来说,就是“云玩家”变多了。她们其实凭着对《星际争霸2》的情结,就会继续关注相关的竞技大赛,并且自己上手排两把大赛,她们必将是却之不恭的。
奶奶打不动,新人不愿进。以《星际争霸》为代表的RTS游戏,渡过了颠峰和急速扩张的时期后,圈子便开始收缩逐步并趋向稳定。到明天,RTS游戏早已成为了一个玩家忠诚度极高的冷门游戏品类。
而RTS创建的那片电子竞技江山,则被MOBA游戏所替代。与RTS游戏相比,MOBA游戏的操作愈发简单;1V1的竞技模式,也没有5V5多人战术竞技来得更精彩。
2006年,一张名为《DefenseoftheAncients》的自定义地图,出现在《魔兽争霸3》中。谁也没有料到,一张出自“魔兽地图编辑器”的RPG地图,会成为日后最受欢迎的MOBA游戏之一。甚至于以后会脱离《魔兽争霸3》,屈从V社摇身一变为全新的DOTA2。
而2006年,刚好也是RTS游戏黄金时代的末尾。之前,PC上的主要游戏种类就是RTS和FPS,国外玩家极少能接触到其他种类的游戏。在2007年后,欧美游戏开始风靡整个游戏市场,PC上的游戏越来越多,种类也越来越丰富。玩家因而有了更多的选择,专注竞技和观赏性的RTS游戏,由于其难度等各方面缘由,自然会被玩家置于一边。
2010年开售的《星际争霸2》,最开始还闹出过只有600名玩家的笑话。后来战网显示在线人数达到100万,还遭到了好多玩家的指责。以后,《星际争霸2》在国外在线人数的峰值也不过10万左右。与之相比,2011年刚开售就突破60万在线人数的《英雄联盟》,二者前景堪称天壤之别。
更为致命的,是随着生活节奏的推进,玩家越来越倾向于轻松易上手的快节奏游戏。而RTS想玩好一个套路,是须要大量时间练习的。在RTS游戏里,每分钟敲150个键是常态,键盘的点击次数更是无法统计。而一场对局通常要持续二十分钟左右,这些高硬度的操作,并不是一些重度玩家想要的,也不符合节奏越来越快,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生活。
至此,无论是《星际争霸2》还是RTS游戏,在游戏时代发展的浪潮里逐渐埋没于人群之中,直到成为普通的一员。天梯上,玩家ID前的排序仍然在滑动,但更多的,是排行榜的长时间停滞;职业联赛仍然在举行,但观看人数却远不如对门MOBA游戏的职业联赛;黄旭东仍然在吃着《星际争霸2》解说这份饭,但人们有关他的讨论,更多的是他和孙一峰搭档的“星际老男孩”,以及他的“毒奶”,而不是球赛的赛况剖析。
《星际争霸2》及其象征的RTS游戏,在小圈子里,追忆最后的光辉时光。但正是这份追忆的美好,也由于暴雪的那则“停止更新”公告而急遽而止。并且“星际争霸”系列有没有“3”,还是个未知数。
此次,《星际争霸2》大抵是真的死了,RTS游戏“最后的骄傲”,其实也正式入土。
黄旭东的“毒奶”,都救不回去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