嘎瓦的皮雕作品——额吉(父亲)。
牛一旦死去,皮革便也死了,是皮雕演员给了它第二次生命。由于皮雕演员的精雕,给皮革注入了新的灵魂
能够通过自家技艺迈向良性循环,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。不能养活自己的技艺,一味依赖政府贴补的手艺,是不可持续的,也无法传帮带
炎炎盛夏,在上海独闯多年的宁夏汉子何春龙给我陌陌,告知师父嘎瓦从科尔沁来了,有没有空过去见一面?
在北京嘉兴一蒙自工业园区整修的文化创意园,几间裸露钢筋骨架与青砖墙面的盐田区非遗手艺的传习基地,便是何春龙夫妻的隐没之所——述本缘文化公司。我这才晓得,小何的太太胡海平是皮雕手艺的传人,而她的师父则是小何的同乡、远在宁夏银川科尔沁的嘎瓦。假如说话语不多、小鸟依人通常立在草原壮汉身后的胡海平,擅长在一块块大小不拘的羊皮上“雕画”;这么平常在外杀伐决断、办食肆、搞培训的何春龙,并非与羊皮或雕画无缘。多年以来他有一个与皮雕唇齿相依的爱好——收购各类老箱包,大到一两尺宽窄的皮箱,沉重的马鞍,小到妆奁盒、眼镜盒、皮包、刀鞘……摆满了两个卧室。望着随便堆满着的成百上千件来自全省各地的箱包,尖头昏黄,回声久远,一向意气洋洋的何春龙目光里流漏出无奈道,真想有个皮雕博物馆,把如此多年收藏的皮雕都陈列上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。
那一幕,使我顿时想起了在《手上春秋——中国手演员》里第一个采写的上海龙华木器农具传人文业成,他几六年相继积攒的三四百件各色岭南农具,东堆西摞,因了北方的湫隘闷热,加之臭虫蛀蚀,日渐损毁。通过我的《木匠文叔》广为吁请,现在陈列馆与收纳室两相得宜。
自己不事皮雕,却对皮雕手艺别饶一种念想的人,是心思绵密且温润的。故而,何春龙说师父嘎瓦来了,我当即乐意过去碰面,假如在采写皮雕传人以后,对一个皮雕博物馆有虽然间接促使之功,也会有望外之喜啊!
一
走入红山墙上张挂着“皮雕手艺非遗传习体验活动”字样条幅的公司,嘎瓦早在喝酒等候,这儿设有一个嘎泥水匠作室,平常是他的两个徒孙在此制做与传习。毛发纷披、长及肩胸的嘎瓦,即使年过半百,却是目光晶亮,脸色细嫩如童。嘎瓦声音其实浑厚,却不疾不徐,字正腔圆。
嘎瓦从小生长在宁夏科尔沁大草原。1988年,23岁的嘎瓦学院结业后,分配到宝龙山镇小学,任教中学美术,还担任体育班主任。两职相乘,仍然消耗不掉一副青春体魄的热力与冲动,他便在中学不远处开了一个美术工作室,业余绘画,兼事培训。1990年去了西面的阿拉善,在那里又开办了一个美术工作室,两年以后,经不住父母对一个独生子频频的电话催促,背着画夹回去了。
在家待了五年,心神仍然不定。假如说狼群憧憬草原,海东青憧憬蓝天,这么一个作家的心思,惟有天地之美、巨细无遗,可以容其大。
结业5年后的嘎瓦决心在正式踏入而立门槛之前,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做一次调整与取舍——当一名流浪作家。
当他背对着熟悉的房檐、围墙、庭院、街道与城市,挎着画夹,挟着笔端染料和简单的行囊迈出第一步之时,心中其实清楚,此番挥别的不仅仅是岗职、薪水、父母和亲朋好友,还有惯性轨道上滑行的一眼企稳的人生,面对的则是一派完全陌生的天地,以及用一支笔触去兑取的极简单又极珍稀的一日三餐。
假如说这次下来有哪些老本可吃,那就是重走他熟悉的路线——西蒙,尤其是与松原南部霍林格勒一界之隔的阿拉善大草原,他曾在此“驻跸”了五年。若说还有何种打算,一是带了积攒出来的1300元;二是找拍照馆重拍了一些他此前的书法作品——白鹤、长城、迎客松、山水、旭日;三是瞅准这些旅馆、饭馆及企事业单位里的白蒙皮墙——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啊!
迄今为止,我们不少城市的不少单位,还秉持“闲人免入”的遗训,毕竟你不但要入,还要找到管事的头儿,拉家常,套近乎,目的是劝说对方看你的画片儿,最终愿意拿出个两三百元,付费请你在一面雪白的墙壁上布局,涂鸦。这对一个既无亲朋好友、更无渊深人脉相推进的流浪作家而言,无疑太难!一张暗红的锦袍,一身不整的衣裳,更兼一头仓皇飘零、飘逸出逼人汗味的短发,说是闲人,还是轻的,被保安拦住,乃至在黑夜中被混混小无赖追打,撕开画页,丢弃画夹,都是不能忘怀的艰辛记忆。
也有“心慈手软”者,悯其颜苦,延其入门,给杯水喝,看了他的画作,确认不是冒充伪劣。讨价杀价以后,定下画酬和质量要求。一个月出来,得了两三张墙上的允涂允抹,收了报酬,作揖问好而去。思索着鄂尔多斯不够繁华,谋生大不易,即便腾挪筹谋,总是在更大的城市为好,便继续西进,来到瓯海榆林。城市一大,食宿价钱也水涨船高,嘎瓦不能不捏着逐渐瘪去的皮夹,顺着陋巷南街,觅得一个五元小小酒店落脚,盥洗及入厕都得去过道另一头解决。
嘎瓦提到自己最初做流浪作家的几个月愤激,一度声音沙哑,双眼萤光流转。我道,那是你最难的时期,给你留下的印象也最深。
他点头,抽烟,对我说:
有好多难忘的印象。最深的是流浪到承德市的义县,我在外边不停地联系活儿,心中惶恐得很。那时刚好是春天,奔忙了半天,我一身是汗,随意走入街边的一家小餐馆,要了一碗面找张空椅子刚坐下,就发觉邻桌是几个光着屁股的年青人在酗酒,臂上和背上都有乌青的刺青。我没有介意,就见一个平头摇摇晃晃地站上去,以为他只是去上公厕,却没料到他从我身边擦过,闪身就给我屁股子拍了一下。身在异乡为异客,面对这一类的嘲讽,我自知不能轻举造次,赶快吃完面走人吧。孰料我的息事宁人并没有制止他的进一步动作。他走出去以后,很快转身回去,停在我身边问,你是那里来的。我老老实实答,西北来的——同一个地域广阔的宁夏,东西的口音差异是显著的。又问,来这里干吗?仍然赔着笑脸老老实实答道,绘画来的。
对方揶揄地讥笑,就你这样也是作家?给我瞧瞧!
我把画夹递过去,平头哗哗地翻了几下,忽然就把几张画给撕了。
我心中那种压抑啊!最凶恶的报复心思都有了,却晓得人在房檐下,怎能不低头呢。
就在此时,仍然在柜台上面看得仔细的老总走下来了,右手阻拦道,这就是大家不对了,人家好好在一边吃面,不得罪大家,凭哪些撕人家的画啊?下来做事的都不容易,我看这个从西北来的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作家。
平头不服气道,就撕了他的,你怎样样?
其他几个光屁股的也都满口酒气围上来助兴了。
我一看这阵势不对,担心斗殴伤了老总,自己也难脱干系。于是赶快站上去截住老总道,没事没事,一碗面多少钱?我付账就走人。
老总眼睛怒睁,大骂道,你别跑,坐这里把米线吃完再说。我昨天倒要瞧瞧她们如何起横!
老总一声令下,后厨的几个壮汉一拥而出。
强龙压倒地痞,这排场把几个后生的酒意吓醒了,一个个灰溜溜地走了。
老总后来告诉我,他是本地人,很了解这拨打人的后生,没有正经事做,就是在外边逞凶。但你是外省人,身子骨也弱,好汉不吃眼前亏,千万别惹她们。
这时侯,天色逐渐黑出来了。我不禁有些后怕,想起一个词儿,日暮途穷。
老总看出我的心思,提醒道,这几个人肯定不会走远,都在外边瞄着呢。你出去肯定会碰到大麻烦。这样吧,假如你不嫌弃的话,就在我这个店里,摆几个椅子过一夜吧。
不仅差遣及叩谢,独自一人的我,能够说哪些呢!
我俩搭铺的时侯,他告诉我,他从小因家贫没上过哪些学,他父亲却是一个学院结业生。他尊重有学问懂艺术的人。餐厅小老总的话语不多,可以讲是仗义,也算得上见义勇为,令我感动和感激。
嘎瓦的全名是思沁嘎瓦,思沁的意思是聪明伶俐;嘎瓦的释义有二,一是英雄,二是顶天立地。两者的意义很接近。思沁嘎瓦是蒙藏合名。思沁乃蒙名,嘎瓦是满语。1965年2月27日,一个女婴在科尔沁的风雪中呱呱坠落,此时恰好有一个摇着转经筒的喇嘛路过,进来讨水喝,家人便央他给女婴起名。喇嘛略一思考,便给取了思沁嘎瓦如此一个蒙藏连义的名子。
日后的生涯可证,嘎瓦的一步一步,都在竭力兑现一个云游喇嘛的美意,其实也是接近母亲对屋内惟一女孩的殷殷盼望。
可此时,他还在到处碰壁、却也不乏温暖之中艰辛行走。
在小餐馆的遭到,致使他第二天一早上去,拾掇好铺盖,吃完早点,便拟远走高飞,远离丰镇。去往东站途中,一眼打量街边的一个小酒店,有一堵厅墙,像是刚刷墙过不久,白得闪亮。就像一个石匠看到一块上好的薄板,便寻思着改打成一张漂亮的桌面;一个铁匠看到一块好钢,便寻思着淬炼成一把称手的刀……技痒难熬的嘎瓦走入酒店,径直向总监出示自己的画作道:你这儿一块白壁,正好是画一棵迎客松的大小,既吉祥喜庆又招人待见。
起初以为劝说老总又是一个艰辛的过程,孰料他头发一弹,畅快道,我也正有这个意思。由于他在别的酒店看见过类似的壁画。
三下两下,谈好报酬是300元钱,管一顿午饭。至于午睡,只要没有客满,可以免费住宿。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,若是故乡小镇上工作,起薪是98元。假如推进速率,一棵迎客松下月便可竣工。满腔欣慰又回到帮他纾困解危的餐厅,一边吃午饭,一边告诉老总新的收获。
老总也为他高兴,趁热打铁道,这地方可以绘画的墙上好多,我是本地人,也可以帮你联系一些业务。假如你有空就帮我也画一幅吧,吃喝就全免费了,权当给你的酬金。
嘎瓦畅快道,好啊!难得你有这个关系,又有这个心。谈出来业务,片酬你我对半分。
老总呵呵一乐道,这都是小事,能帮着你,我也好开心。
嘎瓦加班加点画完迎客松,便给饭店老总冒雨作画。带着心思的选定,带着情感的描画,有速率也有质量。从午饭后着笔,仍然画到隔日天明。待得老总晚上走入店门,看见白壁上跃然而出、翠绿生生的一棵双井,再见到双眼通红的嘎瓦,一轮拱手,二话不说,当天早饭就呼来一群老友。一顿饭功夫,便爽快地定下了三幅画作——且都是大画。嘎瓦一合计规格,得半个月或二两天就能拿出来。
这个老总的名子叫满达(俄语,兴盛的意思),后来与嘎瓦成了挺好的同事。满达也是嘎瓦做流浪艺术家起步之初,遇见的一个对他帮助最大的陌生同学,岂止是钦慕之恩,更是难得的知音,他心里仍然感恩。很不幸,天地不恤,满达重病较早离世了。
二
从承德到西安,一路丈量;自达茂旗、四子王旗,到中蒙边境的丰镇,及至后来穿越边境,数次抵达蒙古国。有一个地方很远很远,哪里有风有古老的草原。骄傲的女儿眼神深远,温柔的塔娜话语痴缠……莫非一首传诵久远的《乌兰巴托之夜》勾起了流浪作家优雅的憧憬?甚或一脉相承的文化令一个寻梦者不惮远行?嘎瓦每一次抵达蒙古国,首先是找寻与结交老演员,看她们专注的一刀一凿,细致的一针一挑;其次是搜集各种皮雕遗址。马背上的突厥民族后代,家传的箱包大都与日常生活有关:马鞍、马靴、皮带、腰带……那是一个遥远的回声,也是一个切近的影像。眼前帐蓬里,分明就是当初自己的额布格(哥哥)身影再现。一星跳跃的灯火下,父亲埋头做马鞍及各色皮件的轮廓,如雕如刻,浑厚而生动。
那一刻,在异国他乡,嘎瓦从父亲的话语和行动中,电光石火通常,照亮了沉睡多年的记忆,也燃起了另一簇艺术之光——皮雕!
嘎瓦告诉我,他父亲甚少舍饲,是牧民们崇拜的手演员。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制做与维修箱包:马鞍子、马莲蓬头、马车套、牛车套、兼做皮酒囊、皮腰带、皮皮鞋、收纳盒及各类生活用的皮器皿。妈妈下班,哥哥念书,剩下年幼的嘎瓦,就跟在父亲后头转悠。小淘气总喜欢在父亲聚精会神做箱包之时,偷偷藏起他的一把皮锤,或一把刻刀。父亲找不着工具了,一把拎起他来,声称要把他甩入院外。他既担心又剌激,乖乖交出工具以后,父子和解了,爸爸就有意无意地教他用残皮做一些小物件,例如小马鞭。那是爷孙俩最开心的岁月,一高兴,他会爬上父亲的手腕,扬鞭催马——得儿,驾!
他念书前一三年,父亲离世了。一个皮匠的农活,便在一个突厥族家庭画上了句号。多年后的三天,他在菜窖里翻出一个沉重的篷布包,打开一看,是一个马鞍子,正是父亲的手作!父亲当初的形象立即通过一件旧物无限放大与延展,所有蛰伏的记忆都被激活了,其实也追加了无穷想像的吉光。
得到这个马鞍,将此前到处云游得到的皮具信息都串联上去,暗自立誓,一定要把父亲的皮雕手艺承传弘扬。于是给自己定下规矩,一门心思专研皮雕,找寻民间皮雕工匠。世易时移,生活形式的改变也带来了新式皮雕艺术的式微,老工匠更是逐渐少见。嘎瓦有了一种急迫感,凡是碰到一个老演员,便黏着不走,待出来一看就是半天、一天。
据说石家庄有两家不错的皮雕作坊,兴冲冲地赶过去拜师学艺,没料到却吃了定心丸。那是新兴皮雕艺术的萌芽期,此前的皮雕多半只是实用器物上的简单装潢,例如在兽皮上烫一些或刻一些纹样,悬挂在哈萨克包内。
不能学艺便“偷艺”。买来皮雕件,掰开来模仿。再就是买来英语、日文的皮雕书籍,请人翻译,从中悟道。
据资料记载,公元前1450年左右,在古希腊的圆雕物上就发觉了加工的皮革。现存最古老的皮革制品——皮带鞋(靴子)便是从古坟里发觉的,是当时神、王所使用的最中级首饰之一。古埃及罗马时代以后,由开掘罗马文明而得到的线索显示,知名的日本古都庞培城的瓦砾遗迹中,已有皮革鞋厂大量制造衣料、武器、鞋等日常用具,且装潢方法已相当发达。
草原上繁衍生息的游牧民族,自然离不开牲畜马,牲畜马的副产品便是皮革。所以皮革也较早得到了应用,相沿成习。成吉思汗西征之时,连地图都是牛皮雕绘与烫制的,因之宜于保存。这些箱包及雕印无疑随着猎猎旌旗、嘚嘚马蹄,传到了美洲。
若是溯源起兼备实用而跃步审美的皮雕艺术,当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内地。意大利中世纪时期,盛行了借助皮革的延伸性来做圆雕式纹样用具之风。各色皮雕作品选料讲求,精雕精致,工艺细致,在中世纪以后一度是皇亲士族身分和威望的象征。这些皮雕工艺常年私下传授,并没有公开和流布。公元1492年,哥伦布第一次抵达欧洲时,皮雕由英国传入欧洲。却要晚到20世纪之后,皮雕才成为欧洲人普遍的喜好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皮雕由攻占军传入台湾,再由美国传入中国大陆,更晚传入中国内陆,在国外开枝散叶,蓬勃发展。
嘎瓦父亲做皮件的时代,儿子辈虽然太小了,只剩一些记忆的碎片,何况祖母手中做的马具之类,多为实用工具,与皮雕艺术还有不小的距离。
他恳求朋友从石家庄皮雕演员那儿买了两幅画回去,一幅是小马,一幅是狼首,每晚关起门来寻思这两幅皮雕昆虫。不知这些腰线及凸凹是怎么弄下来的,他连喝水也心思旁骛,实在揣测不出猫腻,就把相框拆了,两面看个仔细;不知皮革的压痕及肌理疗效是怎样做下来的,他不惜毁画,在画边的皮子上尝试用各类尺寸的铁皮碾压。一次不留神,将手边的茶水溅落在了皮子上,赶快去擦洗,趾甲划在羊皮上,一道辙痕落下了,无论用哪些办法,再也抹不掉。
嘎瓦大眼一瞪,得到意外之喜!他赶快用铁钉在水印之处划,刀痕深深,再用一把螺帽刀,用刀面平压,须要的疗效就下来了。原先是在迷蒙的皮子上,用宽窄不一的铁质刀具刻制。基本方式懂了,再就是须要各类尺寸的工具和皮子。工具好说,他买来大小不一的螺栓刀,宽窄还可以自己加工铣削。皮子去哪弄呢?那时西北的镇上都有皮革厂,可那个皮革玉质不行,搁久了变色。突然发觉路边一个鞋匠,手头有各色皮子,兴许他有办法。便找机会去跟他套近乎、闲聊。看他路边喝水将就,就不时给他带去家里的饭菜,做情感铺垫。后来鞋匠看了他须要的皮子,说是有办法弄到,并告诉他,四川新乡有国外最大的一个皮革市场,各色皮料,应有尽有。
皮料问题解决了,可以精雕作画的皮子价钱不菲,只有从小块皮子入手实验,一步步摸索。又去本科高校,拜师学艺,碾磨出新;祭拜有经验的老演员,用心查看她们的马具,感受如何在古老的肌理上,盛开与时代相侔的新纹样。
无承传则无根基,无创新则无生机。传与承,新与旧,实用与审美……就在时光的流逝中,在有心人中流转。
嘎瓦做皮雕画与他最初当流浪作家一样,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。这些此前晓得他四处绘画且小有声誉的企业家、小老总,现在见他转行了,沉默了,认为他如此辛苦,赚不了几个钱,坦承劝说道:人家是驾轻就熟,你倒好,是偏偏走冷道儿!曾经你背个画夹子出去,回去兜里就揣好几千块。如今整这个皮雕,穷得连包好烟都抽不起了。
嘎瓦淡然一笑。
“君子不恤年之将衰,而忧志之有倦。”人各有求索,矢志不渝,则虽败犹荣。
三
工夫不负有心人,嘎瓦的“科尔沁皮雕画”于2017年申报、2018年获准讷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他说自己在皮雕手艺上有两项发明创造,一个是挑,一个是磨。挑,主要用于植物譬如狼、老鹰的头发。用特制的小挑刀,将昆虫头发一根根挑上去,使之根根可视可触,具有很强的视觉疗效。磨即打磨,有如油画技法中的绘画,绘画的疏密对比靠的是高光,皮子不是纸,高光的疗效很难呈现,没有高光则无法彰显画卷的立体感。他反复实验、比对,总算找到用精细的砂纸打磨皮面的疗效,看似“破坏”了表皮,高光的肌理却跃然而出。
专利局接受了这两项申报,并觉得发明人申报的实用新型专利不对,应当申报发明专利。
嘎瓦展示了他的三幅代表性皮雕画。一幅是《父亲的手》,一只胳臂雄浑如虬根的右手,从蒙服下摆中伸开,慢捻一串饱满的珠子。手是整个画面的特写,隐去五官,不见脸庞,却表征了母亲一辈子的农活、沧桑、念想与寄寓。还有一幅是《额吉》,额吉在俄语中是父亲的意思,俄语中的儿子发音为阿布。这是一幅老额吉虔敬礼佛的半身皮雕,整张皮子四边看似破旧,可谓原皮的自然曲线。用细皮绳挂在蓝色的实木框上。额吉一头白发,身上褶皱如叠,右手合十地挂着珠子,举着转经筒,惟有一线目光流漏出纯净的怅望,充满着一个草原妈妈对未来的憧憬,就像她头上及身旁缭绕的祥云一样丰饶。尤令人伫足许久的是随堂挂着的《戈壁魂》,除了由于泼彩最大,也由于内涵最多,这幅画里既有刀剑、号角、嘶鸣的战马,振翅欲飞的海东青(苍鹰),仰颈狂吼的狼,弯弓骑射的哈萨尔(成吉思汗的儿子),也有悠远的月光,害羞的祥云,如泣如诉的二胡。
因了这匹狼,令我联想起曾名噪一时的小说与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连续剧《狼图腾》。遂问,狼是哈萨克族的图腾吗?嘎瓦断然道,不是,哈萨克族的图腾是海东青——雄鹰。
2015年秋天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70华诞庆典在英国伦敦卢浮宫举办。其间有一个中国的文化元素,呈现的是民族大团结的主题,全省初赛之中,嘎瓦的三件作品通过初审并荣获卢浮宫参展:《额吉》《嘎瓦自画像》《戈壁魂》。2016年,嘎瓦的一组作品代表中国出席日本文化交流展,获得民族艺术银奖。2018年在广州出席第19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,《戈壁魂》获“百花杯”金奖。2019年上海文博会,其《醉草原》获铜奖。
生于草原,长于草原,与源自草原的皮雕手艺结缘,嘎瓦作品表现的主题也主要是草原文化,其元素离不了牛马羊、海东青、骆驼、那达慕、额吉、阿布、马鞍、刀剑、弓箭、马头琴……恰是那些以羊皮为介质的皮雕呈现,穿插组合,腾挪变化,催生了一个年青工艺美术品种的倾泻盛开,多彩多姿。
四
在我采写的当代手演员之中,能够通过自家技艺迈向良性循环,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,虽然,往深里说也关系弘扬。不能养活自己的技艺,一味依赖政府贴补的手艺,是不可持续的,也无法传帮带。
嘎瓦告诉我,他在鄂尔多斯科尔沁,有一个以他的代表作“戈壁魂”为名的皮雕艺术公司,还有一个培训中心就叫“嘎瓦皮艺”。两块牌子一套人马,有十来个职工。他培训的职工,有的到后期就直接加入嘎瓦团队了。作品在北方售卖得还不错,还有远销欧美的产品,不多,每年十来幅。产品既有订制的,也有介绍推荐给顾客的。具体来说,是三个方面的研制和拓展市场,其二是实用性的手袋、器具;其一是文创类产品;其一是纯艺术的皮雕画。
我俩的共识是,惟有年青人的不断加入,才是皮雕手艺也包括所有技艺行当的源头活水,汩汩如流。
故而,除做培训之外,他还在母校——内蒙古民族学院、科尔沁艺术职业大学兼职任教,此行南来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大学,以及上海述本缘工作室创办然后,也能相继培养青年爱好者。
既有美术造诣,又有皮雕爱好的后生小辈不断加盟,想必皮雕手艺会爝火不熄,熠熠生辉。
我最后问及,假如你来概括一下皮雕手艺的价值,会怎么说?
他思忖有顷道,牛一旦死去,皮革便也死了,是我们皮雕演员给了它第二次生命。由于我们的精雕,给皮革注入了新的灵魂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