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DOTA2》因其出众的竞技性而深受玩家喜爱,尽管人气没有《英雄联盟》那么高,但仍然有数以万计的粉丝沉溺在天辉夜魇的世界中难以自拔。而这批玩家当中,多数玩家每晚登录并不是为了开启那一场场的战斗,相反,她们更沉溺中搜集游戏中的项链,而此刻,《DOTA2》对于她们来说也从“信仰2”转弄成了“饰品2”。
把竞技类游戏弄成网游?
最初的时侯打开《DOTA2》,倒上一杯水,立刻点开搜索大赛,四肢的神经绷紧投入到接出来的战斗中,迎来的不晓得是连胜还是连胜,而如今打开《DOTA2》,点上一根烟,默默点开自己的库存页面,欣赏着自己炫目的武器,脸上也不禁攀升上去。
前段时间,一同学在网咖看见我打开游戏后开始各类在公告频道里搜罗武器,却迟迟不步入游戏对战,他有些好奇地问道:“哥们,你这是在玩网游吗?”略一思考后,我很严肃地回答道:“没错,我早已连续5天打开顾客端,却没进行过一场《DOTA2》的游戏了。”
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《DOTA2》的项链系统。项链是游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,可以改变英雄的模型技能特效、技能图标以及功击弹道,包括游戏语音、信使、守卫及界面皮肤在内的其他元素也可以更改,其实这并不会在参数上影响到游戏本身,仅仅改变了游戏画面以及游戏语音。
《DOTA2》中大部份英雄的首饰都可以分不同部位来武器,给玩家自行搭配英雄套装创造了可能,促使玩家对使用首饰装潢自己角色的热情与日俱增,甚至超过对战本身,游戏也因而被揶揄为“饰品2”。
这显著是个坑。
华丽的特效和固定的存世量决定了许多武器昂贵的价位,之前某玩家堪称“《DOTA2》世界第一的库存”价值甚至超过了30万人民币。其实并非所有武器都这么之贵,Valve出的大部份袋子价钱都比较低,而袋子中不乏一些优质的武器,这对大部份《饰品2》玩家来说根本是难以拒绝的,等待她们的惟有5个字——买买买买买。
这是Valve的营销模式,TI4的小紫本,也是这么。玩家每买一份国际约请赛手册(小紫本),TI4的总奖金都会降低2.50美元。最后,TI4总奖金超过1000万美元,创造了电大赛事的奖金记录。
这的确是个坑,而且许多人乐在其中,包括我自己。
换个玩法玩游戏
回想起几年前玩WOW的时侯,每周六跟帮会刷BT、SW,几乎一个CD不落下,都把自己安排给了WOW,最终还是没出风剑主手。每次活动前都是满心期盼,但是最后的结果不停地吞噬着自己的耐心与希望。
最后想通的我,果断舍弃了小号,建了一个猎人大号,开始了漫长地冲级之旅,一路上去皮与制皮也基本没有落下。在哪个快餐的年代,把自己定义为休闲玩家的我冲级反倒更有规律,同样规律上去的还有那时侯的生活。
不同的态度,决定了不重游戏的玩法。《NBANBA22KK1010》之后的每一作我就会尝试,无论是在PC还是主机。最初我一般是步入游戏后直接找到心爱的队伍,开始人机或则与同学之间的对战。不得不承认,跟人打的时侯还是十分有乐趣的。只是逐渐地这些简单的模式早已未能满足我,幸而,后来我发觉了球队交易这片新台湾。
构建一个王朝模式,选择心爱的球员,赛季初不停通过各类手段交易到自己中意的球队,那时侯做梦也在想,如何把其他球员的王牌或则二当家交易过来。可以想像的是,当我开启这些模式的时侯,认认真真步入游戏大赛的场数变的越来越少,大部分时间,我都是交易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阵容,之后开始模拟大半个赛季。
假如可以,一个赛季我只想打总复赛第7场。
尽管好多时侯不乐意承认自己老了,时间少了,并且一些微妙的态度变化不容许自己撒谎。现在更多时侯,我像是经营某个游戏,而不是简单地沉溺在其中。
结语
说究竟,游戏的本质是让人玩的开心。并且好多时侯一旦投入其中,游戏的一些设定反倒成为了前行的羁绊。那时侯要么继续被禁锢,要么舍弃游戏。那时侯的你,可曾想过换一种游戏的形式?
工作后,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,当难以专门再为游戏腾出一个固定的位置,那时侯的我们,可曾想过换一种游戏的形式?
睡梦中觉得被人推醒,揉一揉双眼发觉在网咖里竟然睡觉了,屏幕上仍然是《DOTA2》的开始界面。一旁的同事指着我的屏幕说:“瞧,又有3个人发来交易报价,其中还有个说德语的,说不定能宰他一刀。”听罢,我顺手拿起一旁还剩半截的烟,深深吸了一口,漏出得意的笑容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