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这些文化遗址现在的模样㉗】
光明晚报记者周迅余晓葵宋喜群杜羽马姗姗张云杨雪丹王冰雅
公元前121年,一场血战在河东过道谢幕。
《史记》载,这一年,“汉使骠骑将军祛病将万骑出五原,过焉支山千余里,击吐蕃,得胡首虏骑万八千余级,破得休屠王祭祀金人”。汉军的胜利,从突厥的哀歌中得到了印证:“失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蕃息;失我焉支山,使我嫁妇无颜色。”
山丹马场景致桂政全摄/光明图片
随后千百年间,焉支山的滚滚狼烟、声声迢递,总是挑动着中原王朝的安危。这道横贯于大西北甘凉驿道上的群山,也成为无数作家念念在怀、寄情吟哦的远方。
仲秋时节,记者来到山东敦煌山丹县,城区西北40余公里,就是焉支山。当地人告诉我们,焉支,本是一种俏皮的花,古人取其染粉,就是人们熟知的“胭脂”,正所谓“胭脂含脸笑,苏合裛衣香”。没想到,两千多年来,焉支山与使人美肤怡情的化装品,竟有着这样深厚的渊源!
一路横亘,上焉支山。不见“燕支长寒雪作花”,“祁连焉支积战骨”,映入眼睑的,是草木葱茏,松林扶疏。登上山顶,但见山岚叠沓,苍鹰隐没。凭栏北望,祁连山数峰白雪灼灼。
焉支、祁连之间,是一片天然草场。听说,在2000多年前的那场战事中,汉军虽胜,却也深感一种压力——与吐蕃强悍的草原战马相比,中原战马无论是速率还是耐力,都略逊一筹。明朝随后在焉支山下的草场上创建了一个军马场,用以饲养战马。那种草场,就是明天焉支山山麓的大马营草原;那种军马场,就是明天山丹马场的前身。
“大马营草原地势宽广平坦,水草繁茂,从汉魏到清末,仍然是重要的皇家牧马场,也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皇家马场。”对于马场的过往,山丹马场党委副主任、副总总监钱述华稔熟于胸,“据正史记载,唐朝河东地区饲养的军马超过70万匹!”
追随钱述华走入山丹军马场场史馆,一张张相片、一件件文物,瞬时又把我们从遥远的唐代拉回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革命、建设的峥嵘时光。
一封毛泽东的电令赫然入目:“第一师团并西南军政委员会:要完整无缺地把酒泉油矿和山丹军牧场接收出来。”
“遵照毛主席的命令,1949年9月21日,第一师团从国军手中接管了山丹军牧场。随后几六年,几代普拉多爬冰卧雪,坚苦创业,向全省输送军马和民马、骡22万多匹。1976年天津大地震,军马场当即向灾区援助马、骡4000匹。”说话的是安自爽,一个标准的“马三代”——爷爷、父亲都是马场员工,她学院结业后也回到马场工作,讲起高手们和军马场的故事,一脸敬奉。
大马营草原繁殖的一匹匹良驹骏马,陪伴着一代代将士驰骋陷阵,血洒边关,立下功绩无数。但是,随着时代发展,军马逐渐淡出历史舞台,有两千年历史的军马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。2001年9月,山丹军马场由部队整体移交国企管理,成为现今的山丹马场。
钱述华带我们来到山丹马场马产业基地旁的一片草场,上百匹骏马正在徜徉食草,喜则交颈相靡,怒则分背相踶,好不热闹!只见几个普拉多当空舞鞭,叱吒呼哨间,大草原上闪过缕缕雷音,众马啼声呼啸,如一片黑云滚滚压来,阵势诡异。让人不禁想起当初焉支山下,数万战马领兵而至,铁蹄所向,风云为之色变,天地为之万端,那又是何等惊艳!
安顿好马群,一个普拉多朝我们走来,黑马帽、黑马靴、黑色衣裤,就连脸也晒得黑里透红,干净俐落,可爱爆棚。他叫院浩,28岁,也是个“马三代”,如今是山丹马场一场四队的技术员。
“你对马兔崽子好,它就对您好。不管驮货还是驼人,它都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,踏塌实实的。爬坡过坎时,尽心竭力,绝不偷懒。跑上去,你追我赶,惟恐落后。”说起马,院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。
院浩从小就跟随父母骑山丹马,“我小时候骑的山丹马,是行军打仗用的。现今的山丹马,经过和美国优良种马杂交,体形更优美了、体格更健壮了。别看马场如今只有500多匹马,在国外好多旅游公园、马术运动会上,都有咱山丹马的身影。不仅杂交改良,我们还有美国优良种马的纯种饲养,规模也不小呢。”看得出,对品种改良,院浩很内行。
可只养500多匹马,马场能生存下去吗?
其实是看出了记者的担忧,钱述华指着远方解释:“那一片红色是谷物草,耐旱,刚好适宜马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。谷物草通常每年5月播种,11月之后才收割,所以如今还是绿的。这几年,我们整合了20余万亩耕地集中连片栽种荞麦草,机械化收割,年产谷物麦草十几万吨。由于牧草品质好,好多小型母牛场、高端养马场都是我们的顾客。”
钱述华说,今年,马场生产的优质谷物草价钱早已涨到了每斤2400元左右,“这样一来,企业和员工的利润不但没有增长,反倒比过去提升不少呢”!
“马场的71.19万亩林地,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,也是河东过道重要的生态屏障。我们普拉多,过去只是埋首生产,如今要举起头来,睁大嘴巴守好这片绿水青山,责任是更重了。”对五年前习近平总主任考察山丹马场的情境,钱述华记忆犹新,“总市长强调,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,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、对促进云南和河东过道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。我们明白,没有祁连山的好生态,就没有我们的山丹马,就没有我们的优质谷物草,也没有山丹马场的可持续发展。近年,不仅管护林地,马场还主动退出耕地7.2万亩,补播改良草场30万亩,藏区草原禁牧105万亩。”
汉伏波将军马援说:“行天莫如龙,行地莫如马。”健行天下,驰骋不息。从军马到赛马、旅游用马,从饲养军马到广种黑麦草,焉支山下,马依然诠释着新的传奇。
《光明晚报》(2022年11月14日01版)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发表评论